全民XX
最近我想写一些话,算自言自语,也算小小抨击。反正也没多少人可以看到,看到也无妨,我不是针对谁。
我感觉这个社会陷入了一些病态,谁都想突然一夜暴富或者走捷径。就拿保险行业来说,现在基本上是全民保险员了。这么说毫不为过,我的一个哥们以及我老婆的一个好友最近也入坑了。从十多年前对保险行业和保险人员的憎恶到现在对保险的略微认可,造成了保险从业者的井喷和泛滥。通过反复的洗脑把基层保险从业者的历史使命感提升到一个非常的高度,使他们义无反顾的杀熟不知疲倦的前冲。而且从朋友圈也可以看到,某某保险在某城市的精英,以前是干这个的后来投入了保险行业,巨牛逼。成单多少多少,为多少人和家庭带来了福祉。说白了,是多少人和家庭给你带来了福祉呢,还是你给别人带来了福祉?你是传教士吗?你是志愿者吗?你做了单子公司不给你工资和返利吗?你推销了过饱和的产品和客户解释过吗?用焦虑感来使人迷失,引诱人购买产品。用语焉不详的说辞,导致人思路混淆。最终,还是您创造了所谓的销售业绩,把自己的生活改善了。挣钱不可耻,尤其是您这行业的,但是是否每一分钱都会拍着良心说自己对得起客户呢?保险确实谁都需要,作为社保的补充。然而过度的拔高,造成无数良莠不齐的人进入这个行业还是令人厌倦的。以前的话术是动辄“您未来身故”所以不招人待见;现在的话术呢就是“XXX生病了没买保险导致破产”或者是“得给您的孩子如何如何”,要么还有什么所谓的“资产配置”。呜呼,别卖弄自己社会精英的样儿,把自己弄俗一点还可能更好些。
还有一类型自称为“意见领袖”的小妈妈们,动辄要说自己看不上X日X淘之类这点钱,自己是大企业上市公司的牛人。看不上你还推销,看不上你还拉下线?这种自我分裂的说法让人看不起,你要做没人反对,不要披着不屑的外衣还干着苟且的事情。某次,我检验了一下,二维码分享的商品和tb上的正品一眼都能看出是仿冒的酸辣粉,这帮人精就不会对照了吗?还是选择性失明了,总之就是夸夸其谈拉拢大家伙儿组团。今天有10元优惠券啦,明天有50元优惠券啦。您赚的每一分线都是你的邻居你的同学你的好友,为什么要堂而皇之的说自己没赚大家的钱?您赚平台的钱,平台难道自己有印钞机?平台的钱难道和你买东西的钱不是一个一般等价物?还是那句话,想挣钱从来就不可耻,利用业余时间搂点儿更值得肯定。但也没必要这么自欺欺人,你赚了大家的钱就是赚了,你付出了劳动以及无数脑细胞,你可以有你的收益。但是东西别推荐仿冒的,毕竟还是正品好一些吧。或者一些吃喝,明明不好吃一定要说多棒多牛逼再开团还想买之类的云云。真正讲究品质生活的,不会在吃喝方面抠这三块五块的,应该更注重它的来源地,以及各项指标和保障。你原则上已经错了,还要将错就错。人家说说你还嘴硬,不过是跳梁小丑耳。
我突然想起我的某同学,前些年去了Y信,做什么海外资产配置还是什么。总之这类型的人也有,不过基本没有骚扰过我。聊过一次也就明白了,我挣扎在温饱线,根本也不是他们的目标客户。我其实很担心这类人的生存状况,因为中国来说真正的中产是不多的,很多中产都是伪的。如果真正手里有点钱的,他的知识及人脉,往往水平更高于你们这些业务人员。那么你们还有什么机会?虽然比保险做的令人肃然起敬一些,但是我觉得难度还是蛮大。而且其实也含有些忽悠成分吧,不一定能长久吖。
2年前L林顺同志离开了网络金融,也就是p2p这块儿,安心回老家办合作社卖枣,现在效果还不错。那么今年夏季末的爆雷,对他应该没有什么影响。但是我觉得收到波及的人应该很多。有段时间我看电视剧,贴片广告还挺多XX贷,以及XX宝之类的。其实没有特别多的接触过这些从业者,然而结局……那个好像后来也不了了之。也许归零,也许腰斩吧。这玩儿之前也是个热潮,也会有人给你推荐,甚至自己先赌上了全部身家……
大抵这些例子吧,只是我觉得一旦某事某物达到了全民参与的地步。它肯定不算什么优良的东西,一定要戒备。不能穷了自己富了别人。而且中国这种社会下,传销肯定也为千夫所指了,但是类似的变异的东西还是层出不穷。借着你的信任达到自己的目的,借着你的焦虑贩卖自己的产品。微商不在我们讨论之列,除了好的微商(正常通过网络销售自己产品)以外,皆是脑残。现今虽然确实经济略不好,但是还是要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和人格。不要被某个行业所裹挟不要被某种论调所强奸。你总能琢磨出有别于他人的道路,你总能走出自己人生的精彩。全民XX的事情未必能够加持你的人生,也许会是你的恶梦的开始……
发表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