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无域》读后感

  • 内容
  • 评论
  • 相关

本年度读完的第一本书,是孙一丁大哥的《人生无域》。

和大哥认识是在与中欧EMBA足球队的友谊赛里,他是一名前锋球员身着3号球衣。逐渐由陌生而变得熟络些,也简单知道了大哥的一些些经历。而且自从我入籍天津后,2019年时我们还互认了一下老乡。这次第三届“风中雀”杯后,是中欧的年会。我看到大哥将签名书送给前来的一些朋友,也提出想弄一本看看。过了2周左右,大哥安排给寄来了亲笔签名送给旋风队友的五六本书。

阅读的过程非常流畅,还能结合些历史大事件。这使我对大哥的了解又加深了一些,而且生出了更多的敬佩。而且大哥整好比我大一轮,我俩有一些相似之处。所以也促进了我的一些奋进心,受益良多。

大哥的少年时代是充满快乐的,我觉得属猴的人都会有一个快乐的少年时代。大哥的父亲孙大夫是一名妇科医生,远近闻名且受人尊敬。这让我想起我曾在二姑家度过的一段童年时光,我的二姑夫也是一名乡村医生,他稍微偏儿科。当时的新院子还没有修大门,好多人总在午夜时分到墙根敲窗户。我二姑夫的性格也倍儿好,他医好的好几个孩子都认了他为干爹。

最可贵的一点是大哥的父亲孙大夫不打孩子,这一点令我有点羡慕。在上个世纪末的父子关系,我想基本都会掺杂很多的不堪回首。所以大哥能够健康的成长,顺利得考到了上海上学。在书前的照片里,还有大哥跳霹雳舞时候的团队合影。大哥在那时候,是真正的文艺青年。和他相比,我属于伪文艺。他的交谊舞舞技极好,好到可以拿来成为恋爱的开篇。还写诗,喜欢诗,他真正经历的年代是那么充满诗意,朝气蓬勃。我倒是偶尔写点词,记叙下人生。

他还讲到了从上海一路旅游回天津,去了苏州、杭州、无锡、泰安等地。我至今仍未去过这些地方,而我大学时候值得回忆的就是曾经去过大同找我兄弟玩了一趟。现在还有些压在箱子底下的照片,能反映出那时候的风华正茂。而1989年时,是孙大夫把他从北京拉回了家。

大哥毕业后进入化工厂,但是又对未来充满了各种期待。所以后来又在顶益卖蛋酥卷,开启了华丽的职业生涯。当然在职场过程中也有过迷茫,也曾经找不到方向。而且在国美天津的时候又一度愤而离开,这一点和我当年离开完美时空(世界)时候有点相似。我当时负责北京的地推工作,也是莫须有的给我降职。我提出要走的时候,老吴曾提出让我去天津负责办事处过渡一段的方案。但是我没有接受,虽然后来我也没有再回去,失去了期权、工作居住证等我也没有回头。当然,大哥再回国美后创造了很多的业绩,这是我无法类比的。

我感觉大哥在国美的职场生涯,也有快乐也有郁闷。可能是这个企业本身的一些高层权力分配及资本运作的关系,还有后来黄光裕被查后黄家人对职业经理人的不尊重的原因。但是在郑州、在南京,大哥都有非常辉煌的经历,而且有些事情注定已经成为历史的一部分。我回忆起当年国美和陈晓的斗争,被媒体宣传得影响颇大。当时我也不太懂,但就是有点厌恶陈晓。现在看来我还是有些可笑的,有些事情也不是看起来那样子。有时候对的也可能被说成错的……故事里的事,说是就是不是也是……

大哥又在金宝贝积蓄了一段时间力量,我也只是在baidu看到过这个内容。所以我居然因为有人想加盟金宝贝而找了他,他当时已经离开多年。但仍旧给我了一个联系电话,给了一些小建议等。

后来我知道大哥去了瑞思,他这些年把瑞思搞得非常好。而且还去了纳斯达克,又在极度辉煌之后选择了将接力棒交给下一任。他现在真正开始享受生活,去年疫情发生后他大约是4月份左右由美国回来的。还在我的球场一起踢了球,他还讲了一些在美国的见闻。之前还有一次,我还在奥森北园附近“空气湃”遇到他带着叮当玩。当时就知道他投资了这家很新颖的健身娱乐场所,这也是结尾所说的那一段。

最后文中有大哥大女儿写的一篇文字,我感觉这个和我差一轮的长公主文字水平极牛。这本自传如果让她来改写,估计看的时候还得多备点各类古籍参考书。实际上那段文字翻译过来就是中欧EMBA一帮大佬去保定找雀球踢了一场球,因为雀球非常会踢球所以后来也一起邀请过来搞了3年的“风中雀”。大哥的门前技术还是很厉害的,我想如果我到了50来岁,还能这么踢那真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我们因球结缘,虽然交流不多但逐渐相互认可。尤其是我看完这本自传之后,又能和大哥这样成功人士找出一些共同点来。虽然我平庸了40年了,但是还是要抓住大好时光,未来能写出更好的篇章来。